▲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陇州社火
/董邦耀
陇州社火,给我童年记忆的胶片,添加了许多美好的色彩,几十年来挥之不去……
古陇州今称陇县,是陕西最西边的一个县。在外工作,几乎年年都回陇县看社火、拍社火。去年腊月三十,拍完陇县最后半天年集的片子,正月初四和胞弟董邦彦,又从宝鸡赶往陇州社火表演基地--李家下,拍了串乡的“野”社火,那种穿行在原野沟壑,河道山涧,祭神拜庙、古朴豪放的阵式,与在县城游演的社火相比又多了许多自然、原始、神秘、雄宏和虔诚,而且这里几乎没有观众,社火队诚心发愿,延续了“娱神”的千年传统,一定要先让“神爷”高高兴兴,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接下来才能安安心心的开始“娱人”的社火大戏,社火的功能便由起先的“娱神”,而逐步演变成后来的“娱人”。
陇州社火作为古陇州先民图腾崇拜、祈天求福的一种民俗礼仪活动,古战场的马社火、玄妙险峻的高芯社火、意趣横生的跷跷板社火、粗犷彪悍的背社火(挈社火),还有抬社火、山社火、高跷(柳木腿)、车社火、秋迁、舞狮、舞龙、耍大头、古参军、竹马、旱船、刀舞、棍舞、秧歌舞、腰鼓舞等。锣鼓队威武雄壮,社火脸谱传神夸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盛于宋、明、清时代,是我国保留较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
明清时期,陇州各古庙会戏唱斗台,全县各家社火昼夜不绝,随场变演,已形成赛社火的风习。陇州社火的表演形式:除高跷、步社火(地台社火)配唱曲调兼表演外,其它绝大多数是属造型艺术。如今,陇州社火经古陇州历代民间艺人的世代创作、升华,陇州社火已到美妙绝伦、炉火纯青的高雅艺术境界,被誉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和美国、法国、瑞士等民间艺术考察团,都来此观光拍照,并给予很高评价,国内也有许多摄影家、艺术家、作家、新闻记者来此过年、采风、采访。去年1月19日,以“文化四季风,民俗迎新春”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韩城黄河金三角民间社火大赛,经过五天紧张激烈的角逐顺利闭幕。陇州地台社火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生动古朴的人物造型,从全国各地30支民间社火表演团队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金奖,并获得奖金10万元。陇州地台社火属于陇州社火的一种,集民间舞蹈、音乐、山歌、小曲、伴唱、打斗、小戏、快板、竹马、划旱船、舞狮、舞龙、杂耍于一体,融农家谷场庆贺丰收、保卫家园、唱喜歌和面具、斗、农具等道具为一体。2013年2月,陇州地台社火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和民俗礼仪表演金奖”。
那天在陇县河北乡李家下拍了“野”社火之后,我们又下决心再去县城拍正月十五的陇州社火。后来听说正月十五是陇县的社火节,便想让更多的亲友分享陇县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民间艺术里的奇葩——陇州社火。便约上亲友,坐了满满两辆车,正月十四从西安赶往陇县,下午便和亲友去东南乡黄花峪村,拍了马王爷庙会。凌晨又去黄花峪拍马社火化妆、穿衣、备马、整队、串村、出发、游城等。随之又赶往县城,途中,看到各村进城的社火队,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县城,到处是绚丽多姿的社火队;到处是人的海洋;到处是锣鼓声:陇县人的狂欢节;陇县人的春晚;……不多说了,请大家看片子。
(摄影:董邦耀)
作者简介:
董邦耀,笔名:骊山、高言,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史志办主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顾问、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以来,文学作品和征文等获奖百余次,出版报告文学集《长安飞虹》(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大道星光》(太白文艺出版社),个人文集《浅海掬浪》上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散文报告文学集《大道撷英》(太白文艺出版社)和散文集《浪花如雪》(沈阳出版社),主编出版报告文学集、画册《龙脉天路》、《情铸生命线》等,2006年入选《陕西省文化名人大辞典》。
【投稿说明】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