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如何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9合辑))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行走的审计汪陪伴你的又一天
很幸运遇见你:
今天得空,把现金流量表编制系列1-9合并在一起,呈现给大家,方便阅读。
01
我们遇到过很多中小企业财务,审计前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表。但大部分财务,都只能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在小规模的公司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确实较为重要;但当规模较大时,财务中基础数据要求就会提高;一些巨无霸公司,比如阿里,单是财务分析,就分很多细类。

作为财务相关人员,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建议掌握的技能之一。如何根据公司财务数据,编制现金流量表?

实务中,编制的难处主要在于:
如何准确区分现流表的结构和各项目的定义;
如何准确解读现流表的经济意义;
明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流表三表之间的密切联系;
准确处理相应业务在现流表中应如何反映。

编制前,需要获取什么资料?
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科目余额表、往来余额表、明细账和具体记账凭证;
对一些非常规业务,需获取和业务相关的进一步资料,直到足以判断现流的性质。

02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是一般企业经营中,最常见的业务之一。如果公司财务软件系统未进行初始化设置,或公司在记账时,未录入对应现金流量表项目,要逐笔去编制该项目的现流,难度很大。因此我们一般采用间接法来编制。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需要从收入、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中去寻找并筛查。按照间接法来编制,基本思路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为利润表的内容;第二部分取自资产负债表,第三部分系根据业务实质进行的特殊调整,最后得到的数字,大致能反映企业销售收到的现金。

调整项目是如何引起的?原本我们假设:

①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
② 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注:也有可能收款在先,收入确认在后,此处就须先确认预收账款,然后再结转收入。

如果公司的业务始终严格遵循上述借贷,则不存在调整项。但业务远比理论复杂。

假设公司将应收账款直接冲抵和该单位的应付账款,在抓取应收账款期初-期末时,该项就会导致:应收账款期初-期末的差额,无法准确反应本期钆差所得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其他调整项目,都是类似原因。当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入账,对方科目并非收入时,我们抓取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期末的钆差项,无法真实反映销售上收到的现金。

03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也是一般企业常见业务之一,需要从成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去寻找。按照间接法来编制,基本思路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为利润表的内容;第二部分取自资产负债表,第三部分系根据业务实质进行的特殊调整,最后得到的数字,大致能反映企业购买商品等所支付的现金流。

采用间接法编制,思路和上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基本一致。来说一下调整项目:

1.应收账款冲抵应付账款
2.应收票据背书
3.成本中非付现或不在此反映项:
①折旧和摊销
②职工薪酬
③租赁支出

1和2,同时影响销售和采购的现流,影响效果是同减。设定一个极端案例:

公司本期销售给A公司100万元(含税),同时向A公司采购100万元(含税),后续两方债权债务抵消。如果不考虑应收账款冲抵应付账款,抓取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字,会反映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0万元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00万元

和实际不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编制过程中,必须考虑特殊项目的调整。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比,颇为重要。

收入,落袋为安,钱在公司账上,总体来说比较安全。如果对收入造假,就现金流量表而言,销售部分的现流仍会体现,最终还是要通过钱出去,从而达到不利企图。

所以,对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如果有一定的账务基础:财务软件中能较为容易找到某个科目的对方科目统计。我们建议采用直接法编制,再和间接法编制的结果,相互印证,从而可找到一些异常的蛛丝马迹。
从上表不难发现,相比间接法,直接法编制更困难,工作量也大。但在实务中,采用两种方法去编制,能够更好地将往来、存货和成本串联起来。

如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印证?
其中:成本中非付现或不在此反映项:
①折旧和摊销
②职工薪酬

可与下述数据进行印证:
成本中折旧和摊销=本期计提的所有折旧和摊销-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中的折旧、摊销

成本中职工薪酬=本期计提的职工薪酬-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中的薪酬

其中: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计提-本期支付=期末应付职工薪酬
上述公式背后的实际意义,请戳:企业经营必须支出之薪酬和税费的审计探讨—菜鸟的审计入门之路(四)

移动公式后:
本期计提的职工薪酬=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净增加额(期末-期初)

我们会发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背后的世界,很奇妙。这让有些低端的财务造假,无法逃过分析者的双眼。因为各个科目之间,都存在巧妙的联系,这也要求公众公司在披露财务数据时,注意各数据的前后一致性。

04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的税费返还,主要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所得税等。
实务中最常见的税费返还,分别为:
出口退税;增值税即征即退;
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返还
根据税收优惠政策收到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返还

上述税费返还,部分是因为多缴纳而退回,最常见于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返还。所得税一般按季度预缴,在次年5月汇算清缴后,多退少补。一般情况下,由于短时间缴费错误退回,并不具有现实意义,通常不予以反映。
同时根据地方优惠政策,给予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返还,一般返还比例在50%左右。该部分返还也作为收到的税费返还列示。
我们可从哪些地方寻找这些项目的踪迹?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公司如果存在外销,就需要考虑是否收到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在该明细账中,可以看到预缴所得税的返还,通常入账时间在每年5月份,也有可能6月份;
在应交税费-其他税种、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税费返还或政府补助中,查看是否有收到税局返还的税金。
上述业务发生笔数较少,因此查阅明细账,寻找关键词,定位相关项目,直接法编制,最为合适,反映的数据准确、真实。

05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企业经营支出主要包括料、工、费,因此支付给职工的现流,能如实反映本期企业为获取职工劳动而支付的报酬。
它往往比计提数更为实在。计提而不发,则计提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也是为什么现金流量表,比利润表更为真实的原因之一。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公司应承担的所有职工费用。假使这一前提成立,同时在核算时,严格按照: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贷方数,均为本期需计提的成本和费用,或资本化的项目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借方数,均为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如下表所示:
如上,我们就能得出本期支付给职工的现流,准确的数字。而且该金额能够和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发生额相互证实。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均会披露应付职工薪酬的借贷方发生额,即本期计提和本期支付。
一般情况下:
借方发生额+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期初-期末)=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但由于现流编制一般为预估金额,因此上述等式两边,实务中会存在一定差异,但绝不会大。大,反而说明存在问题,或者说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个人所得税中,期末存在较大金额的自然人股权转让,所需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06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税费,反映一个公司本期实际支付的税金。大部分公司支付的税金包括:
增值税
所得税
附加税
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其他小税种
支付的税费,现流编制思路,和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基本一致,只有增值税存在一些小区别。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公司本期业务有关的所有和税局的往来。假使这一前提成立,同时在核算时,严格按照(增值税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除外):
  1.计入应交税费贷方数,均为本期需计提的税费(所得税或税金及附加)
  2.计入应交税费借方数,均为本期实际支付给税局的现金
如下表所示:
本期缴纳的增值税金,可从应交税费-增值税-已交税金明细账中寻找。由于税费项目一般情况下每月申报,每月缴纳,因此该明细账笔数不会多。
暂不考虑增值税的情况下,其他税费均满足:
期初应交税费+本期计提-本期支付=期末应交税费
因此我们可从报表中抓取这些数字:
应交税费(剔除增值税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期初和期末金额(附注应交税费科目中有具体明细税种)
利润表中: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费用注释中:当期所得税费用

填写好上述公式的内容。但如果不考虑增值税,我们依旧无法对现流表中:支付的税费,和其他数据相互印证。

如何做到?只能匡算。本期公司缴纳的增值税,取决于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出、出口退税等多个项目,而由于增值税的普遍性,进项税涉及到成本类、资产类、费用类等。因此误差比会较大,但通过匡算,仍可以发现财务数据是否存在一致性、合理性。

不妨以之前的海利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如果支付的税金小于上述匡算金额,就比较异常。海利得支付的增值税金,为200多万,此处未对该数字进行进一步匡算,初步判断:该数字对海利得来说较为合理。

为什么呢?因为海利得出口较多,出口退税金额较大,因此外销部分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同时海利得本期购置固定资产金额较大、部分公司存在待抵扣进项税额,公司有较多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因此整体增值税现金流负担较低。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并非公司的成本、费用,但实际却会占用公司资金,所以在此体现为增值税现金流负担。

07 收到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
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主要指:除销售、购买、税费返还、支付的税费和薪酬以外,其他和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不同于投资性和筹资性现流,这部分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并非公司出于投资或筹资目的,而是经营活动引起。
收到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主要包括罚款收入、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租金收入、除税费返还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等。

实务中最常见的收到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现流,分别为:
租金收入(除非公司主营是出租业务);
和经营活动有关的往来款,包括但不限于备用金、押金、保证金、暂收款;
经营性利息收入;
除税费返还外的政府补助;
其他营业外收入;

我们从哪些地方寻找这些项目的痕迹?
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存在租金收入;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基本所有公司都存在该项;
其他应收/付款:大额具有实质意义的发生额(该项目情况最为复杂,下述具体展开);
其他收益:查找税费返还以外的政府补助;
营业外收入:有真实现金流入的罚款收入、赔偿金收入等;

上述业务发生笔数较少,因此查阅明细账,寻找关键词,定位相关项目,直接法编制,最为合适,反映的数据准确、真实。

收到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明细,需要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中说明,以海利得为例,如下所示:
第一项,实际为保证金;第二项为代收代付款;第三项是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第四、五项系除税费返还之外的政府补助;第六项系租金收入;第七项系赔偿金收入;最后一项为其他。一般情况下,金额较大的项目需要单独列示,其他项的余额不得超过总额的5%。

08 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
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主要包括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经营租赁支付的现金等。

实务中最常见的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现流,分别为:
租赁费用;
和经营活动有关的往来款,包括但不限于备用金、押金、保证金、暂收款;
实际支付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工资税费除外);
财务费用-手续费;
有实际现流支出的营业外支出。

同样,我们从哪些地方寻找这些项目的痕迹?
其他业务成本:是否存在租金成本;
财务费用-手续费:基本所有公司都存在该项
其他应收/付款:大额具有实质意义的发生额(该项目情况最为复杂,下述具体展开);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科目
营业外支出:有真实现金流出的罚款支出、赔偿支出、捐赠支出等;

上述业务和收到其他类似,采用直接法编制。

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明细,以海利得为例,如下所示:
第一项为保证金;第二、三、四项均为费用款;第五项为代收代付款;第六项为手续费;第七项为捐赠支出;第八项为政府补助退回(实务中较少见);第九项为其他,一般不应超过总额的5%。
收到/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中,其他项目都较容易寻找,但其他应收/付款中发生的项目,较难判断和反映。

之前也写过一篇其他往来科目的审计,主要介绍其他往来科目实务中用途和审计对策,有兴趣的朋友回看。企业财务的垃圾桶?其他往来如何审—菜鸟的审计入门之路(七)

其他往来科目,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均会出现收到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以某家公司其他应收款科目明细账为例,说明如下:
和关联方A的往来款,需要判断性质是投资性质or经营性质。在实务中,我们认为满足下述条件:
双方签订借款合同
公司明确计息
可确认为投资性质,关联方A则作为筹资性质,否则简化处理,双方均作为经营性质的往来款。因此需反映:收到其他:25,000,000元。

和关联方B的代收代付款,主要由于B代收公司款项,公司确认其他应收款。此时需要了解代收代付背后的交易背景。经了解:是B代收公司的销售款,公司确认其他应收款的同时,确认收入和税费。因此该现流,实际没有流入,而销售现流,实际也没有流入,本期发生额为50万,应减少收到销售有关的现金流50万。

和公司A发生的推广费,在支付推广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收到推广费发票,确认推广费时,贷记其他应收款。因此期末余额的性质:已支付尚未使用的推广费。
该项目如何反映呢?实际是作为支付与其他经营活动的现流中-销售费用项目反映,贷方发生额不能作为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现流列示。
有关保证金、押金、备用金等,如果借贷方均为真实的现金往来,可将借方作为:支付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现流;贷方作为:收到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现流。

最后一项借款,和关联方往来款判断类似,主要是看公司拆借款项的用途和目的,是否是投融资目的,如果不是,则作为经营往来款,和保证金、押金、备用金处理一致。

因此,在寻找其他往来科目中具体项目时,首先要了解款项的性质,交易背景,才能如实反映。其他应付款发生分析也是如此。
最后,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收到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如何和资产负债表科目相互印证。

以海利得为例,来印证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

第一项:收回和存出的不符合货币资金定义的保证金
应满足:
期初金额+本期存出-本期收回=期末金额
期初金额和期末金额,可以从货币资金科目抓取到:
根据抓取数字,按上述公式填列:
245,799,208.37(剔除投资目的定期存款2000万)+250,168,016.20
-269,285,010.88=226,682,213.69元
验证结果:数据完全符合。

第二项:利息收入
除非有投资性利息收入,一般情况下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金额=收到其他经营活动中利息收入

财务费用明细如下所示:利息收入为:10,017,286.01元,收到其他经营活动中为10,089,320.21元。由于利息收入可能存在期初和期末余额,所以查找是否存在应收利息。
应满足下述公式:
期初应收利息+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本期收到的经营性利息收入=期末应收利息

满足:172,602.74元+10,017,286.01元
-10,089,320.21元=100,568.55元

第三项:政府补助
附注明细中,海利得本期收到: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3,009,007.51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20,156,902元
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
2,619,072.43+259,735.08=2,878,807.51 
和3,009,007.51元 差额130,200元,主要系政府补助退回,如下所示:
而收到和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主要抓取递延收益科目明细,一般情况下等于递延收益本期借方发生额,如下所示:
可见两者完全一致。
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流,也能够以这种方式匡算,篇幅有限,不在此处展开。

09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指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而收到的现金。其中需要剔除以下项目:
1、不包括分红或利息;
2、不包括处置子公司的现金(单列)

投资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但其中需要剔除以下项目:
1、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2、购买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单列)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主要为分红和利息收入。分红对应股权性投资,利息对应债权性投资。

投资支付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和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组成一个股权交易完整的闭环。公司先投资,后投资结束,收回投资,这个过程,反映为投资支付的现金和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但投资时间长于1年时,两者会出现不在同期列示的情形,属于正常情况。
我们从哪些地方寻找上述项目的痕迹?
投资类资产科目:包括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也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找出符合定义的投资项目;
投资收益:通过投资收益明细表,可以找到分红和利息收入等明细;
其他应收/付款:期初期末是否存在应收或应付投资款;
财务费用: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会在财务费用中列示,因此查找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的明细,确认性质,然后进行分析。

上述业务发生笔数一般较少,因此查阅明细账,寻找关键词,定位相关项目,直接法编制,最为合适,反映的数据准确、真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中,上述项目的现金流,如何体现,并且数字之间存在怎样的勾稽关系?
我们采用之前一直使用的案例:海利得。首先,初步探究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再用案例数据来印证,逻辑是否正确。
我们先来分析几个有关科目的变动情况:
根据上述逻辑,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
期初投资余额+本期投资成本增加-本期投资成本减少+其他变动=期末投资余额   (1)如何和现金流联系起来?假设:1、新增投资和减少投资,都是以现金的方式;
2、期初和期末无应收应付投资款项;
满足上述假设条件后,可知:
本期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支付的现流(购买子公司除外)  (2)
本期投资成本减少=投资收回的现流-处置投资收益   (3)
结合(1)(2)和(3),可知:
期初投资余额+投资支付的现流-投资收回的现流+处置投资收益+其他变动=期末投资余额
上述金额可以从报表和附注中获取,从而可以对数据相互印证。

海利得上述数据如下所示:
印证过程如下:
差异主要系本期收回的期货保证金,该部分现流作为收回其他和投资活动有关现金列示了,也可在附注中找到:我也尝试对其他几家公司进行勾稽,也会存在一些差异,部分是由于一些殊业务,导致假设条件不满足,就需要考虑期初应收应付投资款的影响。同时,有一些公司附注数据披露不够详细,也会影响数据的印证过程,但是大致的数据差异不应该很大,如果差异很大,说明公司数据存在问题,具体什么问题,就需要继续深挖。取得投资收益的现金主要包括分红和利息。如果期初期末无应收分红和利息的款项,勾稽起来就非常容易。从海利得数据可知,由于本期没有相关投资分红,因此取得投资收益的现金=投资收益中理财产品投资收益。  
10 处置/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支付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所取得的现金减去子公司持有的现金以及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取得子公司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
上述两项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是:净额。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中各项目都需要按照全额列示,不能流入和流出相互抵消,按照净额反映。但是在此处,却“反其道而行”,主要是因为将该交易视为一个整体,净额更能反映这一揽子整体交易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情况。
上述两项具体明细和计算过程,均需要在附注中加以披露,从而需要满足和附注中其他多处数据,勾稽一致的要求,因此编制准确非常重要。
同样,我们从哪些地方寻找这些项目的痕迹?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子公司必然在长期股权投资中列示,因此了解、分析股权投资本期增减变动表,尤为重要;
投资收益:查看明细表中是否存在处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项目;
期初期末是否存在应收或应付投资款;
上述业务也采用直接法编制。
由于海利得不存在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相关现流,因此又找了一个案例:纳思达公司。

简单介绍纳思达公司情况:主营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类集成电路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自产的打印机耗材及配件;投资及管理。2007 年 11月 13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资产总额361亿元,主要集中在商誉、无形资产行,2018年度收入总额为219亿元,归母净利润9.5亿元(一不小心找了一家大规模公司)。

纳思达购买子公司的现流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处置子公司现流也是如此,均会在现流附注中,详细披露。因此勾稽过程简单很多,我们只需要查看合并成本是否是1,273.40万元即可。如果不一致,可能存在应付股权款的情况。
处置子公司的现流也是如此,不再赘述。

11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样,也是企业花出去的钱,在编制现流时需特别关注。

之前分析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并行,最后介绍了两种方法如何印证。购建长期资产现流编制,也是如此。

首先我们来介绍间接法,主要从长期资产科目入手来编制:
这里需要注意,本期增加,需填写本期原值中真正的增加,不应考虑调账部分。
这里应为审定数,即审计后的定数,而非审前。确定好该金额后,要考虑资产负债表中是否有关于应付长期资产款的期初和期末钆差余额。

这点其实也容易理解,假设期初和期末不存在钆差余额,则长期资产本期增加的就等于本期支付的。但实务中,通常采购资产,有一定信用期,因此期末存在应付采购余额。这说明,长期资产中本期增加的不等于本期支付的(还有部分尚未支付),这就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扣除的调整项,主要为长期资产内部结转项目,比如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项,在考虑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本期增加时,考虑了两次,因此需要剔除;同时,要剔除租赁支出、薪酬和存货等项目,这些项目统一反映在特定项中。

间接法编制起来较为容易,但不容易发现问题。直接法更直观,但具体操作较为麻烦,如下所示:

从往来款中直接找到采购长期资产的款项和对应进项税,再去考虑期初期末钆差余额。上述两种方法如何相互印证呢?

间接法中的第一部分,均可从附注中摘录,由此可得直接法中的第二部分。但第二部分从外部数据中,往往较难获取。可查看是否有关联方固定资产采购交易,占同类交易的比例,由此可推测采购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再来考察上述的印证过程,是否准确。

12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出售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税费用后的净额。

上述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是:净额。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中各项目都需要按照全额列示,不能流入和流出相互抵消,按照净额反映。但是在此处,却“反其道而行”,主要是因为将该交易视为一个整体,净额更能反映整个交易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情况。

上述处置业务发生笔数一般较少,因此采用直接法,查阅长期资产明细账中本期贷方(本期减少)发生明细,可以逐一找出上述项目对应的现流金额。

同时我们也发现,处置长期资产现金和报表之间的科目,存在着这样的勾稽关系:

我们依旧采用海利得作为案例,对上述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验证:

资产处置收益(±报废利得)=472,871.03+4,854.37 =477,725.40元
长期资产处置时的账面价值
=2,292,948.16-2,163,100.75=129,847.41元
处置资产收到的现流=619,611.65元     
 619,611.65元-129,847.41元=489,764.24元
大于资产处置收益(±报废利得)12,038.84元
可能是处置过程中的税费,但整体来说,差异很小,基本认为现流表中该项数据是合理的。 

13 收到/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收到/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核算除购买/处置股权、债权、长期资产等以外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
一般核算这类业务:
1、投资性目的的定期存款存入和收回;
2、投资性业务所支付或收回的保证金;
这里要注意的是,定期存款本身的利息,在取得投资收益中列示,并非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列示。

14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而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等,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如何理解上述解释的内容?一般企业增资时,实际收到的投资金额=股东投入的金额,不存在上述净额概念。但当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时,一般需要支付保荐承销费、评估审计费、信息披露等费用。而股票融资款是先打到券商账户,券商直接“坐扣”保荐承销费后,再打到公司账户的。因此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应反映上述的净额,而非全额,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而其他的发行费用,是公司收到后再支付出去的,因此单独在“支付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现金”中列示。

海利得本期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93,150元,母公司未发行股票融资,因此上述金额是子公司收到投资的金额。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在合并现流表中抵消了,393,150元即为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收到的现金,和权益表中少数股东投入资本增加核对一致。

15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和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和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主要核算公司本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因此需要合并起来考虑。
我们依旧采用海利得作为案例,对上述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验证:

如果都是人民币贷款,核对不应有差额。差异主要由于公司存在美元借款,而美元汇率在2018年度波动较大,整体是升值趋势,因此出现上述差异。

举个例子,公司年初取得100万美元借款,汇率为6.8,现金流中反映本期取得借款的资金为680万人民币;年末归还100万美元借款,汇率为7,现金流中反映本期偿还借款的资金为700万人民币,而借款余额为0元。经查看,公司的确存在大额外币借款,如下:

16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
不同用途的借款,其利息的开支渠道不一样,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均在本项目中反映。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的编制和复核逻辑如下所示:
期初和期末余额均容易取数,而本期计提的利息和决议分配的股利,较难取数。本期计提的利息主要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中,但有时候并不是完全相等。

以海利得为例,说明上述的情况:

应付股利期初期末均无余额。验证过程如下:

本期计提的借款利息=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本期资本化利息。
产生的差异可能是因为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对应的借款,支付利息时并非都在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中列示,也有可能是因为偿还外币借款利息时的汇兑差异。

17 收到/支付其他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收到其他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通常核算除借款、债券和股权融资以外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如:
企业之间发生的筹资性往来
和筹资活动有关的保证金等
支付其他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也是如此,在实务中主要核算:
企业之间发生的筹资性往来
和筹资活动有关的保证金等
股票融资所支付的发行费用
回购股份支付的现流
海利得收到和支付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为保理公司融资借款以及回购股份支付的现金。

18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三大类活动下方,有一个特殊的项目: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如何来理解这个项目呢?

其实,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是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的。

一般公司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外币业务所产生的外币货币性款项,需要在月末、年末确认汇兑损益。比如期末应收美元500万元,人民币3500万元,期末汇率为6.90,则折算人民币为3450万元,需确认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0
贷:应收账款            50

上述应收账款的减少,并不会为公司带来现流流入,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期末调整汇兑损益时,会导致上述差异的产生。如果金额很小,此项目按照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的相反数列示。但实务中该项目实际要考虑上述各项的汇率变动,很难去勾稽,只能大致判断方向。

如果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本期是升值的,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是正向的,因为外币能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同时财务费用中反映为汇兑收益。

如果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本期是贬值的,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则是负向的,财务费用中反映为汇兑损失。

19 现金流量表附表
现金流量表附表是一张怎样的表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海利得的附表:

可见,现金流量表附表,反映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那为什么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存在差异呢?主要是由下述两方面引起的:
利润表基于权责发生制;现流表基于收付实现制,两种计量基础不同引起的差异;
净利润包括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的结果,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的结果,因此调整过程中,要考虑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影响。

现流附表中的各项目,我们在前文中已经逐一展开介绍过,想要了解可以回戳: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各项目的定义。下面主要来讲讲附表和财务报告中其他数字的勾稽关系。

20 附表和利润表的勾稽
首先,附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主要在下述几个项目:
以海利得为例:
附表:资产价值准备  11,627,892.20  和利润表一致。附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和利润表中互为相反数。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调整项,主要因为是计提的减值损失,而不是实际发生损失。因此权责发生制下确认和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金额,存在这个差异。

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均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流变动,因此在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时,需要考虑在内。
同时,和利润表相关的科目还有:
财务费用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应填列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支出、经营票据贴现,我们认为是经营活动,除此之外,基本为非经营性的。以海利得为例,过程如下:

两者基本是勾稽一致的。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和营业外收支中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减去利得的差额一致。

21附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勾稽
附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来看下述有关折旧和摊销的对应关系:
附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投资性房地产本期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本期计提折旧
附表中无形资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本期计提摊销+无形资产本期计提摊销

以海利得为例,两者完全勾稽一致: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会影响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公司净利润。但该部分的影响因素并不会导致现金的流入或流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顾名思义,是递延的,是在未来对现金流入和流出存在影响,而不是现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述两项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净利润减少,因此加回去刚好做了相应调整。

以海利得为例: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勾稽如下:
前述的勾稽是完全一致的。那会不会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会的。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对方科目并不是递延所得税费用,就不会影响净利润的调整过程了。这时候也不需要考虑在内。
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减少,说明本期生产经营过程耗用的存货有一部分是期初的存货,耗用这部分存货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增加,说明当期购入的存货除耗用外,还剩余了一部分,这部分存货也发生了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没有包括在内,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
这里不得不说下存货跌价准备转销或者存货核销了。我们知道,存货跌价准备转销时,是冲减主营业务成本的。而存货核销时,因为不同的核销原因,也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所以这两者是影响净利润的。而上述调整的思路中,是要将存货计入成本的项目都剔除,因此跌价转销和存货核销也包括其中。
具体的勾稽过程是怎样的呢?
以海利得为例:

也是完全勾稽一致的~

22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应付的增加
经营性应收和经营性应付涉及到的科目就比较多了,主要调整的是经营性的应收和应付,而不是应收和应付,这是存在区别的。

比如其他应收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这1000万元就不是经营性的应收款项,需要剔除。

具体包括哪些项目呢,我们也来一起看下:
有几个项目简单解释下:
其他应收款中的非经营项目比较多,因此此处列出来,比如投资款、拆借利息款等,这些非经营活动需要剔除,需要减去(期初-期末),换成加法就变为(期末-期初);
减去本期核销的坏账准备:为什么要减去本期核销的坏账准备呢?因为在做该笔分录时,我们减少应收账款,同时减少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的减少并不带来现金流量的流入,因此需要在调整过程中剔除此类项目;
货币资金不属于现金等价物,有时候我们存入承兑汇票保证金,虽然是货币资金,但不属于现金等价物,需要剔除。但这个金额是钆差项目反映的。比如期初保证金100万,本期存入60万,收回80万,期末保证金80万,那此处应是20万。因为差额20万是反映在经营性现金流量中的。

下面我们仍旧以海利得为例,来验证上述的过程:
差额可能是因为票据支付固定资产款等,没有在报告中披露的事项所引起的。但总的编制原则,是按照剔除非经营项目这个思路来的。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再找其他公司看看。

经营性应付和经营性应收类似,我们先一起来看下:
简单来解释下其中几个项目:
应付长期资产购置款,均需要剔除。应付账款本期增加,是按照期末-期初来的,而应付长期资产款由于和经营活动无关,剔除用减法,此处用加法,需要加上(期初-期末);
应交税费中,如果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中包括分配股利代扣代缴的部分,需要剔除,因为分配股利属于筹资活动,与其相关的个税代缴也属于筹资活动;
其他应付款中剔除的项目比较多,主要是非经营性的,因为其他应付款科目的特性,反映非经营性的情况比较多;

以海利得为例,来验证上述的过程:
有点遗憾,差额还是挺大的。其中购买固定资产进项税是我根据本期固定资产增加大致匡算的。报告中并没有披露应付票据期初期末应付长期资产款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差异是这个原因。

如果公司比较小,或者没有这类特殊情况,那上述的勾稽一定会基本一致的。在复核小公司报告的时候,小编通常通过口算复核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

23 附表中其他 
最后一项是其他,主要核算不在上述项目中的调整项目,主要包括:
现在实务中最常见的是股份支付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海利得就是如此:

24
今天把现流表编制和勾稽这部分内容说完了。当初没有想到,会一下子写这么多篇,思路来了,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之前我们构想的现流表过程如下:
只剩下第五部分了。有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一共近15000字,72张图片,原创不易,码字不易,坚持不易,大家如果认可,欢迎赞赏。

你“在看”我吗?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