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风雨路(三十年风雨路 一曲奋进歌)

三十年风雨路

项目大建设,产业大转型,平台大优化,城乡大变脸。建市30年来,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自1990年成立,原位于城区东南(现奎光塔街道安顺、金江社区)。2005年底,为保护成都平原饮用水源,调迁至蒲阳镇。一直以来,经开区坚持高层次规划、高水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都江堰市产业经济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园区现域总体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以蒲阳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北区为基本建成区6.9平方公里,南区为规划发展区4平方公里。
园区现已签约入驻企业300余家。区内水、电、气、道路、排污、光纤及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合理完善,园区基本形成以建材、精密机械制造、现代医药、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区域活力及竞争力不断增强,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1989年
提出建经开区,走工业强市之路
建市后的首要任务,是以改革总揽全局,发展商品经济,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
为此,市委及时提出: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以城区为重点,以新的经济开发区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发展经济增加积累。当时,都江堰市是内地旅游区,主要接待国内游客,消费水平较低,旅游直接收入不多,必须立足于发展经济增加积累,走工业强市的道路。
思路决定出路。这就形成了建市之初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旅游为引导,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重点,“工农贸旅”协调发展,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工业发达的旅游名市。
 
  
本着建市后新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都江堰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小区域开发区。初步规划建设三个工业开发区,一个旅游开发区和一个商业开发区。除市区外,开发区实行“上山下河”即利用浅丘和河坝地兴建工业项目,尽量不多占粮田。开发项目主要是电子、药材、轻纺、食品、建材、机械等。发展卫星集镇,逐步形成以镇促乡、以镇带材的发展格局。
 
1990年
工业开发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发展才是硬道理”。建市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社会福利都要发展。要发展要建设,就要投资,钱从哪里来?
 
  
时任市委书记徐振汉说:强市要靠税收,税收要靠工业,发展工业的关键就是要建工业区。我们曾计划要先后建三个工业区,即:
首先是建设青城桥工业区,在灌温路两边,原围河造田的基础上再扩大两个村的面积范围。
 
 
1990年,为加快都江堰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综合能力,“都江堰市青城桥工业区”建立,辖三个行政村(安顺村、金江村、勤俭村),农业人口5578人,非农业人口4277人,建区面积8.8平方公里。当时,设立了“都江堰青城桥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行使工业区的行政、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等职能。
 
  
“开发区大有希望”。1992年,青城桥工业区经省委确认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同年,设立“中共都江堰市青城桥工业区委员会”。1994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成都市都江堰工业开发区”。1997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成都市七家重点开发区之一。
 
 
我市提出创办经济开发区后,在四川省、成都市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开发区(工业区)干部职工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充分发挥了工业区作为改革开放新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成为当时都江堰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988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都江堰市。到1998年5月20日,都江堰建市正好10年。截止1998年5月,都江堰工业区已引进各类企业(项目)128个,累计投资达78500万元,实现区域总产值269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3500万元,农业产值4250万元;实现利税13500万元,其中,税金8047.92万元,出口额达425万美元。基础设施配套发展,累计投入13000万元,建设水厂2座,供水能力达30000吨/日,变电站3座装机容量45000KVA,修建园区内道路15.90公里,建立邮电支局,装机7000门程控电话。2002年4月1日更名为“四川省都江堰科技产业开发区”。
建市后头10年,我市城乡工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199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7.21亿元,比1987 年增长1.8倍,年均递增10.9%。机械、电子、能源、轻纺、建材等工业行业已初具规模,培植一批重点企业,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发展和改造一大批工业项目。
工业开发区作为都江堰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实业立区、科学布局、依法治区”和“发展机械、建材、视频、医药、电子为骨干产业,配套发展第三产业”。集中发挥区域优势,重点发展生产型企业,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培植税源,增强发展后劲。
1988年-1998年这十年间,我市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备了大项目发展的投资环境和大面积开发的条件,走出了一条适合工业区发展的路子。我市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都江堰工业区功不可没。1994年,都江堰工业区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开发区。1995年至1997年,都江堰工业区连续三年被成都市政府评为成都市优秀开发区。
2006年
集群发展,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
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到2006年,经过16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已成为都江堰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张重要名片和“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包括南区、北区(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两部分。
2006年2月7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
 
 
经开区北区(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基于我市与江苏省良好合作关系,四川与江苏两省共同搭建了这一经济合作平台,2003年6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2005年10月31日,根据新一轮发展规划及环保要求,正式成立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作为我市唯一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都江堰市区东北蒲阳区,毗邻都江堰市火车站,省道106穿区而过,蒲阳河由西向东穿越区域并汇入青白江,发展条件优越。
 
 
全区规划面积6.67平方公里,预留工业用地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生物制药、特色食品、新型材料等四大产业集群,是四川省承接蓉苏合作项目的主要区域,也是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的重点区域,被成都市列为21个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
 

 2009年11月7日,市委研究决定,整合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和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为“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挂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牌子),设于原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集中发展全市工业经济。
经济开发区肩负着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如何科学定位产业发展目标,落实产业发展措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实力?都江堰市工业开发区南区、北区在经过了短短几年的分治后,又很快完成了合并。
2005年以后,原有的都江堰经开区南区(青城桥工业区)大部分企业搬迁至蒲阳川苏工业园区。尽管普什宁江、海蓉药业两大企业继续在二环路至永安大道之间,但随着工业区布局的调整和时间的流逝,经开区南区的称呼逐渐淡化。
 
 
当时,地处蒲阳境内的川苏工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主导特色产业轮廓凸显,创新能力和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园区作为社会脊梁和引擎的作用日益明显。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坚持“开发与集约并重,集约优先”的原则,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倡导发展环保集约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生物制药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聚辐效应日益凸显。那时,全区有规模以上企业27家,法国拉法基集团等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入驻,形成了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按照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确立了“退一优二壮三”的发展思路,努力推进由单一传统工业发展向多元化现代经济发展转型。结合实际,围绕我市构建“三区一城”实现“两最两强”目标,以创建现代一流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努力构建“集约环保型工业集中发展区”,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商贸流通业、旅游度假业、文化创意业等为龙头的二三产业互动的集约型经济社会发展之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工业经济严重受损,开发区企业全部停产,所有在建项目被迫停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7亿元。
 
                            震后第六天,工业集中发展区就基本恢复了通电、通水、通天然气:区内企业侨源气体通过生产自救,在震后一周内生产出了医药用氧;天泉源科技、新岷江人造板机械等企业率先恢复生产。

震后不到1个月,园区恒创特种纤维、恒驰伟业、明宇重工、龙鼎铝业、成道交通、遛洋狗食品、汇源科技等37家企业已全面或部分恢复生产。
“重建不只是要为受灾群众恢复家园,更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开始,都江堰市就将产业发展放在首位。
 
 
2011年,都江堰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工业集中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除了有明确的财政扶持政策外,市政府鼓励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同时,提出对名优企业进行重奖的若干奖励办法。
伴随着政策“洼地”的形成,配套环境的完善,产业扶持力度的增加,我市工业集约化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面积由6.67平方公里增加到13平方公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集中度达到62.4%。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先后建成拉法基三线、普什宁江精密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江瀚工业等重大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 2009年增长22%。
 
              四川都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变化,印证了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飞跃与成长。汶川地震后,按统一规划,地处原经开区南区的四川都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迁到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北区(川苏工业园),该厂是国内高端汽车前后桥及其零部件的西南生产基地。  
 震后,按照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布局规划,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重视走低碳环保、集中集约、高端集群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动主导产业聚集化、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先后引进江瀚工业、上海高榕食品、恒丰机电等工业项目128个(其中亿元项目23个),深圳佰瑞兴、肯百特电子等一批高端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内,软件和信息技术、健康食品、现代中药、精密机械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轮廓凸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思路明,则事业兴。2011年2月,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域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6亿元,一期6.67平方公里区域内水电路气讯等配套建设基本完成,30万平米标准化厂区入住率达到90%。工业区建成企业90家,入住项目128个,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见证着“二次创业”跨越发展。2011年9月20日,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以蒲阳河为界以南的规划发展区域(简称“南区”)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随着南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都江堰工业新城的开发建设也进入全新阶段。南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亿元,包括上阳大道、物流通道等35个道路桥梁子项目。南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经开区南区搭建起三纵三横的骨架路网。
发展数字,反映了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成长历程。2011年,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3.27亿元,较地震前增长155.7%;工业集中度达71%,较地震前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9亿元,较地震前增长230.5%。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排名成都市区市县各工业园区第一,利税绝对值排名三圈层第二。
 

       浪高更逐潮头立。三年恢复重建结束后,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奋斗目标——通过五年的时间,把以经开区为核心的都江堰市东北翼片区打造成为具有现代化新城形态、高端化新城业态、特色化新城文态和田园化新城生态的现代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确保工业新城工业增加值、总产值、财政税收实现翻一番。
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23亿元增长至7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53亿元增长至168亿元以上,财政税收从2011年的2.18亿元增长至4.47亿元以上;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0%以上。

2017年
转型升级 ,为适旅型工业插上绿色翅膀
成都发展新经济中重点发展的绿色经济,是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都江堰市,在推进新经济发展中创新破题。
2017年11月,都江堰市正式启动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为我市推进新经济发展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建设专业化、集群化的产业园区,对于都江堰市推进新经济发展、重塑经济地理、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城乡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三大产业园区建设中,我市坚持以园区建设重塑经济地理、促进产业振兴、提升城乡品质,充分把握园区建设的开发原则,把园区建设成为空间融合、功能复合、产业集聚、生态宜居的产业新城。
作为三大产业园区(集聚区)之一,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机构设置、职能职责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调整。机构改革重点是以产促城、以城聚产,从原来单纯的经开区向整个东北翼这个片区转变,以工业新城的打造,来促使东北翼的经济发展。
 
 
按照产城一体发展思路,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与蒲阳镇融合推进工业新城区域面积将扩展到17.2平方公里,产业招商方向也将按区域进行细化调整。在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原有已建成的北区范围内,200多家工业企业将逐步转型升级,主要以二次开发为导向,提升现有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单位产出水平,把现有的企业向精密机械制造、新材料和中成药制造进行引导、转型升级。
此外,都江堰经开区南区主要围绕成都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这一新经济发展蓝图规划,以特殊医疗食品、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形态将在未来逐步形成,促进整个工业新城的打造和发展,还能与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对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进行有力补充,从而发展融旅型工业。 
 
  
转型升级的产业调整,见证着“二次创业”提质发展。位于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四川华都核设备公司,2013年5月取得控制棒驱动机构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目前已经具有年产3至4座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需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生产能力,是“华龙一号”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首家供应商。
作为西控核心区域,都江堰市的工业产业定位一直是省、市的关注重点。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围绕“绿色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不断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端绿色科技产业体系,提升都江堰市绿色发展能级,建设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新经济产业——特医食品生态圈。
 
未来生态圈建设
打造绿色高端科技示范区
成都发展新经济中重点发展的绿色经济是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都江堰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随着三大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的启动,经开区北区范围内,主要以二次开发为导向,提升现有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单位产出水平,200多家工业企业将向精密机械制造、新材料和中成药制造进行引导、转型升级。南区主要围绕成都市新经济形态,建设以特殊医疗食品、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形态,突破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互补发展。
转型升级谋跨越,如今势头正强劲。到2020年,都江堰经开区产业集群逐步成型,产业核心竞争力突显,园区配套基本完善,产业生态圈建设初见成效。到2025年,力争引进20家以上核心生产厂家,10家以上链式配套企业,形成5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30亿元以上税收贡献,把都江堰市打造成为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产业影响力最广的特医食品产业生态圈。
 
 
“转型升级”谱新曲,突破求强创辉煌。今天的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万象更新,百业兴旺,政通人和。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必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速“二次创业”步伐,为都江堰市推进新经济发展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三十年风雨路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