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一场“沙滩钢琴音乐会无人机表演”在厦门会展中心沙滩上演。200架钢琴、150名小朋友共同演奏演唱《我和我的祖国》《鼓浪屿之波》《月亮月光光》等经典曲目,1200架无人机腾空呈现精彩空中表演,为19日在厦门开幕的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奏响欢迎序曲。
(厦门1200架无人机腾空表演 图源:视觉中国)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
比如,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豪爽硬朗”……
人们喜欢议论城市,就像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大家都要发表一番议论一样。
中国可读的城市何其之多!
海边的城市尤其美丽,如大连、青岛、烟台、珠海……“海上花园”厦门,是其中一个出色的代表。
厦门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得到了市民们的一致赞同。可以说,“厦门必须建设得更美丽”,已成为全体厦门人民的共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厦门这座城市。
文 | 萧春雷《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
编辑 | 李浩然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华夏边城》,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标题为《厦门:大陆的小女儿》,原文有删改,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地理:大陆的小女儿
中国有许多海滨城市和半岛城市,但海岛城市不多,最著名的两个是香港与厦门。海岛城市不多,是因为许多岛屿不适合建城,例如福建四大岛—海坛、东山、金门和厦门,面积都达到百余平方千米,但前面3座是湾外岛屿,孤悬于海岸线外,独自面对外海的台风和巨浪,自然条件较为严酷,只发展为县级城市。唯独最小的厦门岛属于湾内岛屿,退缩在海岸线内,三面被大陆温柔地环抱——抵挡天风海涛,可尽享海洋之利而免受海洋之害。
(图为从“云上厦门”观光厅远眺,厦门新老市区美景、海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沙坡尾、环岛路等尽收眼底 图源:新华网)
厦门岛安详地停泊在厦门湾的怀中。天气晴好时,从山顶眺望整个弧形海湾,你会觉得从大陆奔来的山脉不过摒了一口气,暂时潜入海底,又在不远的海水中探出头来——不壮烈,倒很像顽皮的孩子戏?水。厦门岛就像大陆特别疼爱的小女儿,不忍远嫁,留在近旁好照顾。
(图为坐在碉堡上远眺金门。作为海防前线,厦门至今留存着众多的明碉暗堡)
她与娘家之间的海湾既窄又浅,木帆船一潮而至;随着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和翔安海底隧道的贯通,更多的脐带将她与母体拉紧,厦门也越来越半岛化。这种地理特点带来的文化心态就是厦门从来没有过孤岛意识。她原来只是泉州府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相当于如今的乡镇),但现在的厦门市,行政版图超过厦门岛十余倍,还包括了厦门湾的大陆部分。
因为与母体若即若离,所以你不能指望厦门有多开放,“家教”很严;当然也不太保守,毕竟分居独处。
(图为从鼓浪屿远望厦门岛图源:新华社)
厦门的开发是很晚的。唐宋时期,她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荒凉海岛;明代是大明王朝反走私的海防前哨;清初郑成功经营厦门,始成重要港口;鸦片战争后,名列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晚清五口通商,厦门既不像广州与福州那样仇视洋人,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入城”运动,又不像上海那样敞开,而是善于就势,结果是中不溜儿。改革开放后,厦门作为先行一步的经济特区,其发展远远落后于深圳。看厦门街头的时尚,总是落后上海半拍;文化氛围,似乎也不及福州;厦门的媒体,影响超出本地的很少,比较广州的传媒业,判若云泥。
厦门是华夏文明伸向海洋的一块跳板:郑成功的军队从这里渡海征台,下南洋的华侨在这里最后回望一眼故土。闽人以海为田,厦门人则以海为通途,海水涌向哪里,她的触觉就延伸到哪里。她习惯了惊涛骇浪、生离死别、背井离乡,也熟知种种亡命天涯和衣锦还乡的故事。她的眼界和胸怀像海洋一样深邃宽广。在大陆本土,闽南不过弹丸之地,通过厦门港,闽南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南中国海成了闽南文化圈的内海。
(图为厦门港 图源:中国新闻网)
厦门与泉州、漳州两个兄长的关系很有意思。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长子,早慧、刚烈、善于经商,宋元时期作为远东第一大港而尽享繁华,明清时期因港口淤塞而败落下来,不过凭借底子好,改革开放以后大办工厂,再次发家致富。
次子漳州土地肥沃,传统以农耕为主,家境比较贫寒,人民质朴、坚韧,明代依托九龙江口的月港,将闽南民间海洋力量推上巅峰。清初月港淤塞,才轮到厦门港出头,成为闽南主要海港。是故闽南地区的出海口凡三变,先是泉州后渚港,漳州月港次之,最后花落厦门港。
厦门由泉州拉扯长大,因一个优良的海港而自立门户,数百年的通商之利。这样一来,泉州便有些不大服气了。漳州无意争当领导者,但相比泉州,漳州似乎更愿意拥戴身边这个有出息的“小妹”厦门。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三座城市的关系相当微妙。
我们说了厦门没有孤岛意识,说了厦门与大陆和海洋的联系,最后还要回过头来,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厦门的确是一个海岛。
(图为从海上远眺厦门 图源:视觉中国)
历史上的厦门,指的是鹭江边与鼓浪屿相对的厦门城一带,延伸到海边,像是一片指甲。厦门城最早是明代的军事城堡,清代扩建,周长约1450米。以厦门城内的福建水师提督府(民国年间改为海军司令部,现为市公安局)为圆心,画一个半径1500米的圆弧,才是老厦门人所说的厦门。这么一来,厦门岛95%以上的土地都非厦门,北边的美仁宫、东边的文灶和南边的沙坡尾,都属于厦门之外的农村或渔村。如今厦门这个概念大大扩展,但在厦门人心中,厦门还是一座岛城,岛外是那些名叫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的乡下,出岛就出了厦门。厦门与乡下的差别反映在房价上面。
(图为从鼓浪屿遥望厦门岛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山海交汇,四季如春,厦门的确很美。外地人经常打趣厦门人,说他们天南海北到处旅游,回来讲述见闻,最后都要得出同一个结论:哎,还是厦门好!厦门人出门旅游,并没有增长见识,倒是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有客从福州来,厦门的朋友二话不说,开了车带他到处兜风,环岛路、中山路、鹭江道、海滨公园、鼓浪屿,又说要带他去看白鹭洲夜景,多么多么有诗意。客人抵挡不住,说你饶了我吧,我都看过多少遍?了。
2居民:文质彬彬的厦门人
许多人听过那首《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语歌。敢冒险、肯打拼的确是闽南人的性格特征,但不是厦门人的性格。开埠后一百年的西风东渐,华洋杂处,厦门人一个个被调教得文质彬彬,奉公守法。外地人来厦门,经常吃惊地表示,传说中的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尊老爱幼,在这里是稀松平常之事。如果你深夜喝酒猜拳扰民,马上会有人投诉,接着警察就会出现。
(图为市民在厦门鹭江老剧场文化公园内喝茶聊天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摄)
厦门朋友请你吃饭,惯例先问一句喝不喝酒,如果你谦让,就真的不会有酒上桌,只有一杯茶陪着你;即使上了酒,多少也由你随意,主人绝不逼客人一杯杯猛灌。在福建的其他地区,这要被误会成怠慢。
闽北人、闽东人、闽西人,哪里喝酒不是气壮山河、天地变色呢?即使泉州人和漳州人,酒场上也个个都是一条好汉。厦门人斯文,在闽南人里也是一个异数。难怪泉州人老觉得自己才代表了正宗的闽南文?化。
厦门最早的开发者是漳泉移民,祖先曾经做过海盗与海商,血气方刚,铤而走险,不论是下南洋、搞走私,还是宗族械斗,都赫赫有名,以至于被清朝皇帝斥为“漳泉刁民”;另一方面,他们慷慨豪爽,见义勇为,是重然诺轻生死的的大丈夫。有两个人物给予厦门最重大的影响:一个是郑成功,他率领的闽南子弟兵对抗清政府与荷兰人,另辟天地,硬生生让大明王朝的气数苟延残喘了近四十年;另一个是陈嘉庚,认准一个死理,百折不挠,倾家办学,创建起从幼稚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这两位典型的闽南汉子,前者来自泉州南安市,有一半日本血统,后者是没有岛民心态的集美人。
(图为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铜像 图源:人民网)
厦门岛上的所有人口都是1681年以后的移民;清中期的厦门是壁垒森严的军港,是福建水师提督驻地;晚清的厦门是万国通商口岸,租界风情;民国年间厦门被日本占领,进行殖民统治;建国初期的厦门是海防前线,全民皆兵;改革开放后的厦门是经济特区,全民经商。因此,厦门虽以闽南文化为底色,但又增添了西洋文化、南洋文化、台湾文化、国防文化、商贸文化、殖民文化等元素。如今的老厦门人,早已变成闽南人里最不闽南的一个族群。
(图为厦门古城仅存的一截城墙)
朋友黄绍坚说:“外人以为存在一个统一的厦门人概念,这根本就是误解。厦门原来就是分裂的,存在一个以鼓浪屿人为主体的上层社会和以海港渔民为主体的下层社会,这两部分人老死不相往来,互不认同,连口音都不一样。外人印象中的厦门人从小弹钢琴,那是指鼓浪屿的富人。美仁宫附近挖海蛎的渔民,和其他地方的闽南人没什么区?别。”
(图为厦门鼓浪屿的美丽景色,鼓浪屿为厦门注入多元文化基因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黄绍坚是正宗的厦门人,正宗到不仅出生于厦门,还出生于鼓浪屿。鼓浪屿可谓厦门的灵魂。他说在从前,鼓浪屿人瞧不起厦门岛上的市民,而厦门岛上老城区的市民瞧不起郊区的渔民,郊区的渔民没人可以瞧不起,只好瞧不起岛外人。我的同事黄秋苇证实了这种说法,他说从前美仁宫附近的底层百姓相当粗鄙,男人打架斗殴,妇女站在屋顶对骂。
所谓的鼓浪屿生活方式,无非是西方化,住洋房,吃面包,参加音乐会。1902年,外国人获得了在鼓浪屿建立公共租界的权利,一个微型西方社会随之在岛上诞生。阔起来的当地人、满清王朝的官僚、发了财的华侨、逐利的冒险家、进步知识分子、失意革命党人,乃至金盆洗手的土匪,无不想方设法挤进这个歌舞升平的万国俱乐部。在西方法治和文明礼仪的约束下,强悍的闽南民风终于被驯化,鼓浪屿人变成了温文尔雅、通情达理、遵纪守法和富有公德心的良好市民。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具有示范性,共和国成立后所有厦门人都分享了鼓浪屿人的教养与光荣。
(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从日光岩俯瞰鼓浪屿-厦门风光 图源:东南早报)
厦门城市建设得不错,颇让旅游者惊艳,但住久了,就会意识到她的不足。厦门之所以温馨,是因为岛上多山地丘陵,寸土寸金,街巷狭窄曲折,适合步行和零售商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交通;厦门的城市美学是高度和谐,也许太和谐了,所有的房屋都停留在差不多的水准上,没有立异标新、让人眼前一亮的伟大建筑,缺乏反差和对比;厦门保存下来的古厝古街太少,整座城市是精心规划出来的,既不自然,又乏人文。总之,与厦门人的性格一样,厦门的美比较温和,但缺乏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纵深。
近三十年来,大量新移民拥入,彻底改变了厦门的人口构成。清末厦门岛的人口不过十万,今天已近两百万之众,变化何等之大!你在街头巷尾问路,碰上的多半是新厦门人,要寻找一个三代世居厦门的家族还真不大容易。有次文史专家李启宇、同事黄秋苇来我家喝茶,妻子用厦门话与他们交谈,竟不胜唏嘘:“太不容易了!三个厦门人在一起,有机会说正港的厦门话!”
新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复杂的口音,以及五花八门的菜系,使得厦门人的胸襟更加开阔。外地人在这里生活是很便利的,一种语言——普通话——能够联系起所有居民。
3性格:壮志消磨工夫茶
厦门是一个明艳、温暖、灵秀,还带了几分慵懒的城市。这里值得寄托一生,外地朋友也有同样的感觉,最常听到的夸奖是:真是养老的好地?方!
厦门人是找到了伊甸园的闽南人,知足常乐。孙绍振教授曾说:“福州人与厦门人的最大不同是厦门人有强烈得不得了的城市自豪感。”厦门人太爱这座海岛了,以至于不愿剪断脐带。典型的厦门父母是不愿让孩子去外地读书的,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身边的厦门大学;就算在外地读书,也希望孩子回到家乡工作。我妻子的侄儿还在读初中,就表示对国外留学毫无兴趣,他最大的理想是考上厦大,留在岛上和父母一起生活。
(图为厦门大学及演武大桥俯瞰图 图源:视觉中国)
一座城市让人眷恋,希望终身厮守,生死与共,的确魅力非凡。但厦门也让雄心勃勃、志存高远的人陷入了两难。艺术家陈文令把工作室建到了北京,一直不肯举家迁去,他说生活和创作还是厦门环境好,但要扬名立万、干事业,非得去北京不可。形势比人强,他最后还是把全家接去了北京。
厦门是座慢城,与其他城市的生活节奏相比,显得徐缓从容。岛很小,打车100元钱就出了岛,聚会和办事都很方便。随处可见的沙滩、公园、温泉、海鲜馆、酒吧、茶馆和音乐厅。
(图为鼓浪屿与厦门岛的灯火在夜色中交相辉映)
厦门人懂得享受生活,最能代表这一点的是工夫茶。
中国有不少茶都,例如成都和广州,但成都茶馆的主角是麻将,广州茶楼的主题是点心,真正讲究品茗之道的还是闽南工夫茶。工夫茶是品尝乌龙茶的一种独特茶艺,极其繁复,清代以来流行于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漳州、泉州、台湾和潮州四府。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绿茶,主要用来解渴或待客,用茶杯或大茶壶冲泡,牛饮鲸吸。厦门人喝茶甚有性子,小小的茶壶,更小的茶杯,泡一回,巡一圈,每人只能喝上一小口,在舌尖上轻轻一过,再咽下喉咙,非常精细。厦门人特别讲究茶叶的品种等级,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高山冻顶、潮州凤凰单枞等,各有钟爱。
这些年茶叶价格扶摇直上,好茶每斤高达成千上万元,每月至少消耗一斤半。有次我与云南的朋友争论哪里茶风最盛,便说:“清代的《厦门志》就记载了厦门人有喝茶喝破产的,云南有吗?如今哪个普洱茶店,用的不是闽南工夫茶具?”
工夫茶在闽南民间十分流行。老城区大同路上还有些店铺,门口放了两张小竹凳,矮几上一方茶盘,熟客来了就招呼坐下,换上新茶叶,聊上一会儿。随手泡壶里的水烧开了,烫洗一遍茶叶和茶具,然后是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主人不厌其烦地添水、续杯,茶汤虽少,客人只管一杯接一杯往嘴里倒,一边东南西北神侃,决不会忘了续杯的。
(图为厦门人呷茶 图源:海峡生活报)
喝茶也有讲究,如果你会观汤色,闻香,细品,还能说出点这种茶的道道,主人一高兴,会拿出更好的茶叶共赏。如果你也是行家,随身总装着几小袋好茶,这时也会忍不住掏出来,当场泡一泡,比较,评点,品茶于是变成了斗茶。茶渣随手倒在茶盘上,渐渐多了,堆成一个小山。
光阴就在一壶又一壶茶香中悄悄流逝。
来厦门后我也迷上了工夫茶,最大的乐事就是与朋友泡茶清谈,金榜山、东坪山、南普陀、植物园、白石炮台、海滨,反正到处都有茶馆。我居住的瑞景小区附近,就密密麻麻分布了上百家茶叶店,估计全岛不下数万家。工夫茶需要专门的茶具和茶叶,所以每次出差,都要备好茶具和一大堆茶叶。喝茶既费钱又耗时间,有什么意义呢?厦门人不问这问题,因为这是生活。
在我看来,厦门的文化像海风一般清爽宜人。厦门人历经沧桑,什么都见过,什么都不惊讶。厦门肉身成岛,头脑里依然是大陆思维,虽说是经济特区,但厦门最反对以GDP论英雄,尤其热衷于同其他城市比拼人居环境、生态指标和旅游资源。
然而,厦门的迷人之处,也许就在于她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优雅、慵懒和从容。急什么,赶去哪里呢?若干年后,我们一定会停下脚步,重新反省城市的目的。我们最终会明白,城市既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更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我们体验这世界的所有美好事物,都必须抵抗甚至遗忘时间,比如美酒、伟大的书、爱情,以及一杯芳香四溢的好茶。
库叔荐书
《华夏边城》
中信出版社出版
城市是人类最恢宏的创造物。
偏处一隅的边陲城市,
扎根于当地奇异的地理、历史和风俗之中。
每座城市都独一无二,但边城——
就像那些远离父母关爱的孩子,
身世沧桑,性格倔强,最让人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