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赠言:送给毕业生的三句人生指南

首段:告别考场,开启人生新篇章

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意味着一段青春旅程的落幕,也预示着更广阔人生的开始。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作为陪伴你们三年的师长,想送上几句真挚的高考结束赠言——不是教条,而是关于未来生活的思索。就像电影《老师·好》里说的:“不是由于遇见你们才有最好的时光,而是这段时光因你们而最美。”

一、做想法的探险者:别让信息淹没你的判断

互联网时代,聪明触手可及,但真正的稀缺品是什么?是独立思索的能力。有人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感叹主角格兰特“用尽全力过平凡的一生”,可放弃优渥生活追寻理想,何尝不是一种辉煌?

高考结束后的你们,终于有时刻静心自问:“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答案或许藏在那些“不合常理”的选择里,比如书中放弃名医身份的亚伯拉罕,比如现实中扎根乡村的校友袁辉。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生的价格,不在于别人眼中的“成功”,而在于你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二、做终身阅读者:课本之外,才是真正的课堂

“高考后,值得读的书才刚开始。”这句话并非否定寒窗苦读,而是强调:教育的终点,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古典书籍能带我们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经典作品则像灯塔,照亮人性的复杂与光辉。

但别忘了,生活本身也是一本“无字之书”。旅行中的见闻、打工时的挫折、志愿活动的感动……这些经历或许比书本更深刻地塑造你。就像卡尔维诺说的:“真正有价格的阅读,发生在学校之外。”

三、做时代的冲浪者:找准方位,与未来同行

“不要被平庸打败,更要站在潮流前端。”这句话听起来像鸡汤,实则藏着生存聪明。袁辉校友放弃城市高薪,扎根山区支教,他的选择看似“逆流”,实则是看清了时代的需求——乡村教育需要更多“弄潮儿”。

你们即将步入的大学或社会,充满不确定,但也充满可能。与其焦虑“被淘汰”,不如思索“我能创新什么”。就像校庆雕塑“浪潮”的寓意:后浪未必非要推翻前浪,但一定要有勇立潮头的胆识。

小编觉得:赠言很短,人生很长

这三句高考结束赠言,关于想法、阅读与时代,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件事:怎样活得清醒而热烈。考场上的分数已成定局,但人生的考卷刚刚展开。愿你们带着这三年的成长,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写下完美无缺的答案。

(注:这篇文章小编将适合毕业生、家长及教育职业者阅读,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