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的看法(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点基本认识)

对语文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点基本认识
——《老人与海鸥》课例评析
方斐卿

(本文是对陈传敏老师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课例评析,刊于《小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4期)

陈传敏老师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显然在体现并践行“读创互文”的教学追求,这可以通过阅读陈老师的论文和教学实录进行“互文印证”,在此不再将教学论文与教学实录一一对应赘述。我只是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谈三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精选,这是从学科的立场角度看

教学一篇课文,内容必须要有取舍。因为课文不等于学习内容,仅是学习的对象,学习内容是隐藏在课本里的,是要等待教师发掘、提炼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文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教学内容本身,这就是语文课文的特殊性。其次,任何一篇课文所包含的语文学习内容都极其丰富。教师每上一节语文课,都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筛选。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学的奥秘全在于课文的使用。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精选了“场景渲染”、“细节刻画”、“选材取舍”三个学习点,其中,“场描渲染”“细节刻画”这两处学习点重点学,“选材取舍”这一学习点简略学。这样的内容取舍,目标集中,角度分明,思路简洁。同时,由读到创,研读课文的场景渲染,再迁移运用场景描写;研读课文的细节刻画,再迁移运用细节描写。有读有写,读写交融,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语言学用实践和阅读分析实践的时间,这充分表现出陈老师利用课文资源优化教学内容的教材处理水平。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这是从教学的基本要求看

这节课采用读写交融,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固然值得称道,但我最欣赏的是,他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整节课都围绕这个主问题展开,或者说,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最终都归结到这个主问题上。所谓“主问题”,是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一个设计到位的“主问题”,可以代替非常多的零碎提问。

本节课的主问题就是——本文如何呈现“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写人之所未写”。仅此一个问题,就能把学生引入课文中“海鸥围着老人遗像”的场景描写;仅此一个问题,就能让学生思考“老人喂海鸥”的细节描写;仅此一个问题,也能让学生探究“喂海鸥”这一情节为什么要略写。我们明显感觉到,“主问题”能够表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处,能够代替众多的细碎问题,成功地避免学生思考的浅表化。

(三)学习过程的效率,这是从学习的评价角度看

一节语文课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提高为根本追求。套用新课程理念来认识这个问题,就是让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语文课中得到学科化的体现。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有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保证。课堂上,老师安排了两个独立的学生写作板块,单是学生的写作就达13分钟,如果加上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就显得很充裕。这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在师生、生生交流过程中,没有停留在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转述或叙述上,学生有很多话语空间和思维活动空间,能感受到学生语言活动的张力和学习活动的活力。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即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陈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个明确的要求体现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只有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才能写人之所未写,发人之所未发。这样的场景描写才能真正渲染情感。”“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才能写出他人未能写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才能感动读者,这样的细节才具有一种力量之美!”这一“主问题”,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思考、表达的牵引力,也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能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经历问题思考、表达的过程。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场景”——深入“场景”——理解“场景”——表达“场景”;引导学生聚焦“细节”——发现“细节”——体味“细节”——表达“细节”。整节课,看不到一问就答,一答就对的现象,也没有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互相激活的过程,在互相激活中使学习不断深入。特别是当学生深度理解了吴庆恒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尝试创作了徐秀娟姑娘与丹顶鹤的故事后,学习内容也因此而丰富,学习过程也因此而丰厚,思想认识也因此而提高。

                     

   ————————-

对语文的看法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